

在唐之洼乡的五年正好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后五年,这是改革开放的第四个五年,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,奠定了中国快速现代化的基础。下面就说说这一时期唐之洼乡的那些工作。
秋冬季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。那个年代,一到秋冬季,各乡镇就规划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,聘请技术人员,各村动员组织本村劳力。川下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内容与南山区的大不相同。唐之洼乡主要以中低产田改造和建塑料大棚为主。在那几年里,唐之洼乡先后开展了唐之洼村后梁中低产田改造项目、唐之洼村蔬菜大棚建设项目、唐之洼村万亩田园化高产田建设项目、前山角村蔬菜大棚建设项目等。每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都要进行评比,竞争很激烈,因为评比结果要与奖金挂钩,各乡镇都很重视。在川下片,与城关镇、东河南镇、落水河乡、高家庄乡四乡镇比,唐之洼乡是小马拉大车,要想获得好名次从工程规模上、质量上、项目内容上等各方面更要经过一番的努力。
“白色革命”。好像是从1996年开始,不知为什么,各村春播时搞起了大面积农田地膜覆盖,地膜是国家免费提供,这也是硬性任务,号称“白色革命”。大概开展了最少两年的时间。乡镇大宗工作都在秋冬季,春、夏季基本就是防火防洪,这几年的“白色革命”则成了乡镇春季的重大工作。工作难度也是很大的,有的村民更本就不愿意覆盖,需要动员。后来这“白色革命”引起了“白色污染”,也就不搞了。
收缴农业税和养老金。这也是硬性任务,层层分解下达指标,最终担子全部压到了村干部身上。特别是农业税,由于时间性强,在年底前必须入库,强行压到村干部身上,到时间收缴不上来,村干部一定要想办法按指标如数入库。90年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(老农保)工作刚刚起步,制度很不完善,村民也认识不了,为了完成任务,村干部只好先垫交上,随后再安插到个人头上。听说后来这一阶段的工作也流产了。
农建整修的邢家坡村通作兴村的道路
计划生育和崔交任务粮。这些工作,也是每年秋冬季的常规工作。这两项工作开展了多年,村民也习以为常了,难度有但相比较起来要容易得多。
总之,相较上寨镇的工作,唐之洼的乡干部配置上与上寨镇一样多,但村子不到上寨的一半,村子也比上寨集中,工作起来要省劲的多,用不着事事去村里协助村干部开展,在乡里一开村干部会,工作一部署,村干部回去基本上都能比较顺利地完成。
从我在乡镇工作的时间段来看,与农民收缴的多,给予的少。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中提出:“坚持多予少取,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。”的我党农村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之后,农民的负担也就渐渐地减轻了,直到2006年1月1日起,国家废止了《农业税条例》,我国正式废除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。 注:本文图片来自网络